《普遍使用手機的利弊》的徵文比賽

題目:你們學校的中學報在舉辦《普遍使用手機的利弊》的徵文比賽。

寫一篇文章投稿

漢基國際學校 Y13 LanguageB

        最近,《xx中學週報》做了一個調查,便發現百分之七十的同學會每天用三個鐘頭的手機。現代的智能手機有各種各樣的功能,例如遊戲、上網、短訊、電影、拍照等等,難怪每個人都機不離手。手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是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手機同樣有它的弊端。

        首先,因為手機有很多功能,所以人們越來越依賴它。例如,同學們現在不會把功課抄下來,而是用手機拍照。這雖然是省時間的方法,但如果學生們丟失了手機會怎麼辦呢?

        此外,如果同學太依賴手機,就容易成癮花費。他們過於沉迷手機而錯過真實世界的體驗,如不與父母、朋友溝通。

最後長時間用手機對健康有負面影響,人們可能患上永久性的疾病。例如,人們可能變成駝背,近視眼,患上頸椎病、鼠標手等。

綜上所述,雖然手機功能齊全且使用方便,但不節制的使用它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希望同學們能有節制的使用手機,讓其成為生活的助手而非「殺手」!

 

 

梅花

五年級  聖保祿男女小學  Erica

        有人讚嘆菊花的色彩繽紛,有人欣賞玫瑰的美麗動人,有人歌頌大陽花的神采飛揚,而我獨愛梅花的堅忍和謙虛。那次日本之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凌寒獨自開」的梅花。

        那年寒假,我們一家四口去日本旅行。在山口縣的天滿宮看到有很多紅色的花,驚訝地以為它是早開的櫻花。而導遊告訴我們它是梅花,一種在冬天開放的花。走近看,光禿禿的樹枝竟然没有一片葉子,只有一朵朵梅花。我心想:葉子怕冷,躲起來了,而這些柔嫩的花怎麼不怕呢?

        導遊說:「梅花原產於中國。它不怕冷,在深冬初春開放。它與松、竹、梅並列為『歲寒三友』。它的這種特點被古人用來比喻那些品格清高,堅毅不屈的人。」聽完導遊的話,我心中不由自主的對梅花產生敬佩之情。我心想:其他的花都在夏天爭豔鬥麗,梅花卻默默在冬天盛開,真謙虛啊!

        那天晚上,我夢到自己變成了一朵雪花,落在鮮艷的梅花上。希望我也能夠像它一樣堅強和謙虛。

        只有一面之緣的梅花,卻讓我深愛至今。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都會想起梅花,是它鼓勵我愈來愈堅強。

一件令我有感悟的事

五年級  聖保祿男女小學  Erica

        「你還不把我的運動鞋拿過來?」一心不耐煩地說。在場的同學驚訝地看她,心想:她怎麼這麼没禮貌?爸媽没有教過她禮儀嗎?

        幾天後的運動會解開了我們的疑問。一心參加了跑步比賽。早晨出賽時,家長們忙照顧自己的孩子做賽前準備。「快把鞋子拿過來。」這熟悉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響起,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心正在命令她的媽媽。在場的媽媽們不滿地看一心,希望她的媽媽會教育她。

        没想到一心的媽媽竟然默不作聲地蹲下來給一心穿鞋。在場的學生和家長都目瞪口呆地看這對母女。此時,一心突然踢開媽媽手上的鞋,兇巴巴地說:「為甚麼不是粉紅色的那雙?」她的媽媽輕聲說:「那雙洗了還没乾。」

        人們把目光又一齊轉向了一心,她毫不在乎地說:「我就是要那一雙,不然拿不到獎牌,你負責!」這時,我媽媽準備上前教訓不懂事的一心,卻聽到一心媽媽說:「你先穿這雙參加初賽,我現在去給你買新鞋,保證一模一樣。」

大家看著一心的媽媽離去時嘆了一口氣。

        那天雖然一心拿了冠軍,但我卻一點也不敬佩她。我心想:一個不知道尊重和感恩的人能有真正的成就嗎?

 

最喜愛的季節

五年級  林朗毅

        有人喜歡萬物復甦的春天,有人喜歡驕陽似火的夏天,還有人喜歡寒冷無比的冬天,而我卻喜歡涼爽怡人的秋天。

        香港的秋天特別短,初秋時,氣溫與夏天不相伯仲,而且葉子還是翠綠的,花兒們依然神采奕奕的,小鳥們也還在興致勃勃的高歌。你瞧,香港的秋天是否別有韻味呢?

        深秋來臨,暑氣消了大半,秋高氣爽人們不約而同地帶一家老少登高。大家帶上愛吃的零食和水,到各山頂野餐,盡享秋味,非常愜意。有時風特別大,風箏愛好者們便可以大顯身手,色彩繽紛,形狀各異的風箏在空中爭先恐後的表演,為秋天增添了趣味。人們偶爾也會約上三五知己到海邊燒烤,大家一邊吹著海風,享受美味,一邊談天說地,好不消遙。

        很快,秋天已近尾聲,氣溫愈來愈低。瞧,大樹伯伯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火紅的外衣,公園裏常綠的樹也掉了不少頭髮。秋風吹起金燦燦的樹葉,發出「呼呼」的聲音,真像一首秋天的催眠曲。

        秋天,怡人的秋天、爽朗的秋天,我愛你!因為有了你,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世界才如此絢麗奪目。

 

老師評語:

抓住了香港秋天的特色,描寫生動有趣,詞語使用豐富而準確。第3段的語言可更加精煉和有邏輯。

───鄭文婷老師

假如我是魔術師

六年級  蘇浙小學  洪曉凌

        或許魔術師在你心中只是一種閒職,可是它在我心中卻十分重要。大家聽了可能認為奇怪,但請你別急,聽我細細講述。

        假如我是魔術師,我會把自卑、自傲和生氣等負面情緒變走。因為它們不但會傷害人類的心靈,令家庭與友誼破碎,更可能破壞社會平衡,負面情緒的害處,實在是大。正因它是一大的禍害,所以我要成為一名正義、勇敢的魔術師,讓人們更加快樂。

        倘若我是魔術師,我想變走世界上所有的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雖然為我們帶來方便,但同時也為我們帶來壞處。比如,很多青少年因打遊戲而荒廢學業,甚至違法。因此,作為一名正義勇敢兼備的魔術師,我一定要引導他們,不再沉迷於「電子毒」。

        如果我是魔術師,我要變走一切對世界發展不利的東西。變走一切負面情緒…….

        我想,這樣的魔術師,大家一定很喜愛。

 

老師評語:

文章充滿新意,立意不俗,將魔術師這一職業賦予新使命。語言流暢風趣,用詞準確,是一篇佳作。

──鄭文婷老師

 

我的攝影師爸爸

劉小瑜            四年級            寶血小學

我爸爸是一位攝影師,他有一個「魔法盒子」,他常常帶他捕捉漂亮的美景。

        作為攝影師的爸爸長圓圓的臉,因長期需要尋找拍攝的美麗角度,所以眼睛非常雪亮。爸爸的身材高大,抱他那沉重的「魔法盒子」好像拿玩具一樣輕鬆。

        爸爸有個口頭襌,常常說:「一、二、三,笑!」這也許是他的職業造成吧。他在攝影棚幫忙別人拍照時,他都會說這句口頭襌,每天都至少說幾百遍。

        我記得有一次,他在攝影棚給一隻可愛的小狗拍照,習慣性說了句:「一、二、三,笑!」結果小狗對他「汪汪」大叫,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哈哈,這就是我的搞笑的攝影師爸爸。

 

老師評語:

抓住了爸爸的職業特點進行,為我們展現了他敬業樂業的一面。描寫生動,語言風趣,非常棒!

 

──────鄭文婷老師

玩搖控飛機

劉小瑜   四年級   寶血小學

        星期六下午,爸爸帶我到維多利亞公園裏玩搖控飛機。

        在公園裏,遊人如織,熱鬧非常,有人在玩蹺蹺板,有人在玩滑梯,又有人在玩千秋。我找到一個空曠的地方,然後裝好我的搖控飛機。哇!我的搖控飛機七彩繽紛格外耀眼。

        我迫不及待的將飛機搖控上天,搖控飛機像一隻大鳥飛上天,衝下來,像大鵬展翅,非常威猛。一時飛到左,一時飛到右,一時在天空中畫出優美的弧線,它越飛越高,突然它逃出了我的視線,好像飛到宇宙了。由於飛得太高,失去控制,它從「宇宙」掉下來,幸好,我眼明手快,趕緊控制住了它,令它去左面降落,它才避免變成「爛飛機」呢!

        我一口氣控制它做出各種花式,路人經過的時候,都連連發出讚嘆。爸爸耐不住寂寞,跑去買了一架新搖控飛機,它叫──七彩兵。我把自己的飛機給爸爸,自駕駛七彩兵低空飛,咦?好像有東西跟七彩兵,哇!是一隻小狗!「等等我!巧克力!」咦?牠叫巧克力嗎?我很喜歡吃巧克力的。哎呀!別說啦!不可以讓巧克力咬爛了七彩兵!咦?這是甚麼按鈕?我見新搖控上有一個陌生鍵,便按了一下,搖控飛機停下來了,然後飛機的尾部開了一個窗,有一個拳頭伸了出來,正好打到了追上來的巧克力,牠被嚇到亂蹦亂跳,跑得無影無蹤。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玩搖控飛機是我的樂趣,我的願望是我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女飛行員,飛翔天空。

 

老師評語:

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形象,飛機飛行的場面描寫精彩,且修辭手法使用恰當。

──鄭文婷老師

 

我的同學

五年級    聖保祿男女小學    Erica

         在所有老師的眼中,小明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同學。當老師進課室的時候,小明就會馬上擦黑板,又幫老師提書本,甚至教同學做功課。

        這位「樂於助人」的小明被老師選做班長,但在同學眼中他卻不是一位好班長。

        有一次老師交待班長安排全班同學大掃除,小明胸脯說:「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會帶領大家把課室打掃乾淨。」老師便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看到老師走遠後,小明躺在椅子上,指幾個同學說:「小美,你們幾個負責掃地。小光,你和小樂抹窗子。小強,你清潔書櫃。小清,把垃圾處埋好。」大家準備按自己的分工開始打掃。這時,小金說:「那小明,你做什麼?」小明這時懶懶地說:「我,就負責監察大家。」

        我心裡既生氣又手足無措。原來班長的「樂於助人」和「勤奮」是裝出來的。只要老師不在,小明就是個只說不做的「大懶蟲」,老師在時,小明就會從「大懶蟲」變成一隻勤奮的小蜜蜂。

        小明啊!我真是看不懂你,你究竟是不是一個勤奮的人?為甚麼你偏偏要在老師不在的時候做一個「大懶蟲」呢?

 

老師評語:

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寫出了「班長」人前人後表裏不一的特點,思路流暢,段落間過渡自然。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鄭文婷老師

山重水複見新意 -論契訶夫小說中重複手法的作用

漢基國際學校   Y13 蘇靖文

契訶夫曾說:“生活是惱人的牢籠”。爲掙脫牢籠,他棄醫從文,以筆爲刀去層層剖析虛華社會底下的腐朽墮落,希望藉此喚醒麻木的民眾。為此,他寫下了一篇篇批判黑暗現實的小說,這些小說思想深刻,技巧高超,極具藝術價值。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從技巧上講,他,契訶夫,遠比我高明。”契訶夫的小說創作偏愛重複手法,他在多篇小說中通過人物的重複對白起到凸顯人物形象、深化主題和幽默諷刺的藝術效果。

以《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爲例分析其重複手法的三種藝術效果。首先,作者通過人物經典話語的重複刻畫初一典型生動的藝術形象。如在《套中人》中,那個生活的戰戰兢兢而又時刻監視着別人的男教師—別理科夫。他無時不刻地生活在緊張和恐懼中,只要他人的語言或行為不符合嚴格禁慾的標準,他就會害怕出亂子,因而不斷警告他人“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在“成立喜劇小組……閱覽室……茶館”,有對規章“破壞、規避、偏離的行爲”,這句話像咒語一樣貫穿他的生活。作者通過這句話的重複,精準地塑造出一位膽小,偏執,固步自封,怕改變,怕新事物的“套中人”形象,他是殘酷的沙皇專制統治高壓下的產物,他過度懼怕社會改變,因此盡最大限度的根據規則生存,把自己鎖在一個極端自律的“套子”中,拒絕接受任何新事物,同時也用這個套子去套別人,維護封建統治。同樣,契訶夫在《歌女》中也通過重複的對白刻畫了一位高傲自私的上流社會女人形象。當柯爾巴科夫太太一開始叫巴霞把丈夫的禮物還給她時,重複使用“卑賤”,“下流”,“壞透”和“你這樣的人”形容她,這些語言描寫塑造了一位雖處上流社會,但卻無禮、蠻橫、言語粗俗的貴婦形象。她沒有上流社會該有文雅,反而用踐踏歌女來彰顯自己她的身份和自豪感。後來,她看歌女不爲所動,堅持說“太太,我什麼也不知道”便轉換態度,重複稱自己是“弱女子”,跪著對巴霞叫“求求你”。這些重複的對話反映了她的兩面性,展現了她懦弱、虛僞、無恥的一面。契訶夫正是通過簡練而重複的對話發掘人物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從而塑造豐滿且鮮明的人物形象。

契訶夫重複對白的使用不但刻畫了典型的人物亦起到深化小說主題的作用,揭示了複雜的社會問題。小說《變色龍》圍繞“這是誰家的狗?”這一問題展開敘述,圍觀者的回答重複中略有變化,警察奧楚美洛夫的語言跟着反反復復。當圍觀者說那是平民的狗時,奧楚美洛夫就擺出高傲的姿態,說狗是“下賤貨”,“得打死才成”,可是當圍觀者說狗是將軍家的時,他立刻改換成謙卑的姿態,說狗“怪不錯的”,“是嬌嫩的動物”。僅僅是一條狗咬傷市民這件小事,警察不是立刻處理,而是重複確認狗的身份後才處理,其語言的重複揭示出當時的執法人員不顧百姓利益而只關心自己官位,一心想著巴結討好上司的社會現實。另外,不斷重複確認狗身份的不是只有警察一個人,圍觀者們也積極參與,沒有一個人批評警察的行爲,反映了當時百姓的麻木,見風使舵的群體現象和社會風氣。契訶夫通過警察與下屬和群眾不斷重複確認狗的主人的對話中揭示欺上媚下,阿諛奉承的政治文化和百姓的麻木,並且表達了自己對於這種冷漠社會無奈和批判。 在另一篇小說《苦惱》中,契訶夫同樣表達自己對自私且麻木無情的人民的失望。文中孤苦伶仃的車夫在兒子死後幾次想與人傾訴痛苦,他重複五次對不同的人說“我的兒子死了”,但得到的是冷漠和咒罵。最後無奈的他只好對自己的馬訴苦。連一個孩子死亡這麼悲哀的事件都無法引起他人的同情,可見當時的社會是多麼殘酷黑暗,人是極端麻木和冷醋無情的,連畜生都不如。

最後,契訶夫的重複手法在深化主題的同時又到達了幽默諷刺的效果,讓人在會心一笑的時候亦清醒的洞悉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制度。例如《一個文官的死》,小文官一直重複使用“大人”,“請您原諒”和“無意”三詞,誠懇的向將軍道歉,最終仍不堪內心煎熬,被嚇死。契訶夫快節奏而簡單的對白重複使小說滑稽輕鬆,圍繞“唾沫星子”這件小事,一位大男人竟戰戰兢兢重複道歉多次,並爲此丟了性命,這種重複給悲劇增添幽默感,諷刺主人公的膽怯和當時森嚴的等級制度同時讓讀者深刻體會當時社會的悲哀。《胖子和瘦子》同樣也通過重複來達到幽默的效果,進而批評當時的俄國社會。小說中的瘦子在開始重複對胖子說“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妻子……新教徒”,並且一直稱呼他為“親愛的”,目的是在同年朋友前自誇,他刻意的自誇顯得可笑。可是當他發現胖子的官位比自己高之後,便由得意轉變爲謙卑,重複稱他“大人”,前後的轉變不禁令人覺得滑稽可笑,亦為其感到悲哀。

綜上,契訶夫的小說語言簡練,稀疏平常的俄羅斯平民生活瑣事,在他筆下化腐朽為神奇,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深刻的社會問題。他巧妙地運用重複的手法,在重複中有細微簡單的變化,使得個性鮮明的人物,戲劇化的情節,真實的感情都躍然紙上。契訶夫在小說中用細膩的筆觸,辛辣的語言描摹十九世紀俄國在沙皇專制下的社會狀況,通過人物重複的語言來批評當時欺下媚上,冷漠無情的黑暗社會,並且發表自己對被專制社會欺壓的底層人物的深切同情,達到了讓人震耳發聵的效果。

 

教師評語:

對俄國社會現實及契訶夫的小說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能夠結合作品對作家“重複”技法的運用做出準確、細緻的分析,條理清晰,且語言簡潔有說服力。

——鄭文婷老師

《胭脂扣》中的香港本土文化(節錄)

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初版於一九八四年,改拍為電影後對香港本地的懷舊風潮具有深刻的影響,李焯雄更稱《胭脂扣》「儼然開啟一大新文類(塘西文類)」八十年代後期的電影《胭脂扣》(1987)表露的懷舊感,除了受到八十年代前期的世界潮流影響,加上香港歷史環境的特殊因素,對九七回歸的不安感,於是,懷舊從「西式復古風」轉變為「中國式」,甚至進而「香港在地化」的懷舊,「雙妹嚜花露水」、三十年代的「塘西風情」皆是屬於老香港的代表。

除了《胭脂扣》,李碧華的多篇小說中皆充滿著懷舊情感,如以電車、雙妹嚜花露水等題材表達對老香港的眷戀,這些議題的背後,反映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市中,人心的荒涼與寂寞,於是人們產生對往昔美好事物的憶念。還有面對九七回歸的茫然,也讓港人遁入舊時的歷史記憶中找尋自我的定位。小說表露的懷舊情感進而帶出了今昔映照的香港生活,過去與現在不同的香港風貌呈現都市不同的生活步調、特色。小說中的懷舊情感究竟是怎麼樣?又反映了香港社會、文化上什麼樣的變化?這些都是本文討論的範圍。

開首部份,交代了如花和十二少在倚紅樓剛相識的場面。對白裡面俚語的運用,(例如「溫心老契」)讓我們知道場景正代表三十年代的老香港。十二少更為如花送上「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的對聯,相信這在八十年代,甚至現在的香港都是非常少見。根據香港歷史,倚紅樓的地理位置確實有跡可尋,它是以前一間位於石塘咀的妓院。石塘咀有「塘西風月」的稱號,妓院有數百間。而在1904年,香港第13任港督彌敦,更下令在石塘咀大規模開發色情事業。雖然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但當時的石塘咀的確有着這樣的過去。而《胭脂扣》這電影故事,亦是在這個歷史場景下所誕生的。

三十年代流行的文化詞匯,例如「埋街食井水」、「老鴇」都一一在倚紅樓對白裡出現。正如剛才所說,石塘咀倚紅樓的舊址,現在仍然可以追尋。此外,當時的粵曲及廣東大戲,都在《胭脂扣》裡巧妙地被重新再用。有如如花唱的《客逃秋恨》、十二少唱的《胡不歸》等,都是香港八十年代文化歷史的見證。

電車在《胭脂扣》中,承載了兩代人共同的記憶。男主角袁永定和女鬼如花的邂逅就發生在電車上。來自三十年代的如花面對現代香港石塘咀,景物的變化已不復記憶,唯有電車是所有改變中唯一不變的交通工具,但是出生於一九五八年的袁永定面對電車卻有一份感嘆:

「電車沒有來。也許它快要被淘汰了,故敷衍地悵惘地苟活著。人們記得電車悠悠的好處嗎?人們有時間記得嗎?」(《胭脂扣》,頁 16)

如花回到陽世中,闖入袁永定的生活中,那是忙得連電車優點也忘記的現代香港。當如花講述香港往昔美好的纏綿愛情,她義無反顧的愛使得袁永定和女友凌楚娟感動之餘,決定全力協助如花尋找十二少。最後如花發現十二少並未一同殉情而苟活至今,於是決定回到陰間,臨別前袁永定帶她搭乘電車,如花答應了並且說:「我最熟悉的也只是電車」(《胭脂扣》,頁 162)。

電車見證了從過去到現代的香港:

「不知道我再來的時候,還有沒有電車?」她(如花)也無限依依。

「也許還有。到妳稍懂人性的時候,便沒有了。」(袁永定)

「那有什麼分別?結果即是沒有。」(《胭脂扣》,頁 162-163)

error:
%d